今年以來,富川瑤族自治縣依托特色農業產業,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。朝東鎮岔山村的榴蓮蜜薯喜獲豐收,蓮山鎮的晚稻田間稻浪翻滾,“甜蜜產業”與“金色產業”雙雙發力,為農民增收注入強勁動力。
岔山村引入榴蓮蜜薯種植項目,以“企業供苗+村民種植+保價回收”模式激活農田潛力。外地農業企業全程提供優質種苗與技術指導,實現從栽種到病蟲害防治的標準化管理。高甜度、濃香味的榴蓮蜜薯廣受市場青睞,訂單農業模式解決了銷售顧慮,企業統一采收運輸讓農戶省心。測算顯示,每畝蜜薯產量達4000斤,疊加種苗收益畝產值超9000元,是傳統作物的5倍以上。目前全村種植面積已達200余畝,63戶村民受益,企業的最低保護價機制不僅保障收益,更帶動百余人就業。
蓮山鎮晚稻田里,金黃的稻穗壓彎稻稈,收割機往來穿梭,農戶們忙著收割晾曬,喜悅之情溢于言表。今年,蓮山鎮立足農業優勢,聚焦糧食安全,多措并舉保障水稻提質增效。種植前期,鎮里召開技術培訓會講解政策要點,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深入田間,提供選種、育苗等全方位指導,推廣優質稻品種與綠色種植技術,還修繕灌溉渠道保障用水,為豐收筑牢基礎。
“今年晚稻穗大粒滿,畝產比去年增100多斤,增收120余元,多虧了政府的政策和技術支持!”種植大戶何堂秋笑著說。針對他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,鎮里提供“一對一”精準指導和“手把手”實操教學。據統計,蓮山鎮下半年水稻種植面積達6000余畝,預計總產量突破3400噸,較去年增產約3%。
無論是岔山村的“甜蜜致富果”,還是蓮山鎮的“金色稻田”,都彰顯著富川農業發展的活力。